《除夕拾荒者》:时间与空间里的社会隐喻
来源:淮安视点网
作者:曹政
时间:2025-01-29
导读:这张由摄影家曹政拍摄的《除夕拾荒者》摄影作品,极具冲击力与深度,以独特构图诉说着复杂社会现实。 画面左下角虚焦的满载废品三轮车,虽未清晰呈现细节,却凭借占据近半画面的体量,营造出一种负重感,仿佛承载着拾荒者生活的艰辛与奔波。它像是一个无声的
这张由摄影家曹政拍摄的《除夕拾荒者》摄影作品,极具冲击力与深度,以独特构图诉说着复杂社会现实。
画面左下角虚焦的满载废品三轮车,虽未清晰呈现细节,却凭借占据近半画面的体量,营造出一种负重感,仿佛承载着拾荒者生活的艰辛与奔波。它像是一个无声的符号,暗示着拾荒者日复一日的劳作轨迹。
人行道上,身着红色上衣的拾荒者是画面焦点。在这本该阖家团圆的除夕夜,她却低着头,专注于在废纸箱、塑料袋中翻找,那投入的姿态,透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坚持。红色上衣在灰暗的垃圾和背景中格外醒目,既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也与节日的喜庆氛围形成强烈反差,让观者心中泛起酸涩。
高档小区的外墙面作为背景,金黄色美术字的小区名称、售楼电话及广告语清晰夺目,与拾荒者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富足、光鲜亮丽的居住环境,一边是为生计奔波的拾荒者,两者并置,直观地展现出社会的贫富差距,引发人们对社会公平、资源分配等问题的思考。
作品巧妙利用除夕夜这一特殊时间节点,将节日的欢乐祥和与拾荒者的孤独劳作并置,让观众在视觉与情感的双重冲击下,对社会百态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是一张极具现实意义与艺术价值的摄影佳作。
摄影|曹政
撰文|杨信
责任编辑:彭稞
上一篇:产教协同 设计创新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