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帮助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视点文艺 > 正文

从“忽悠”到“唠嗑儿”,赵本山如何用东北话征服春晚?

来源:淮安视点网 作者:杨信 时间:2025-02-03
导读:赵本山作为中国喜剧界的泰斗,以其极具感染力的东北方言成功塑造了众多经典的小品形象,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具体表现方式: 其一,从语音层面展现特色: 平翘舌混用 :东北方言中平翘舌不分是一大特色,赵本山在小品表演时会故意保留这一特点。比如在《不

        赵本山作为中国喜剧界的泰斗,以其极具感染力的东北方言成功塑造了众多经典的小品形象,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具体表现方式:

        其一,从语音层面展现特色

        平翘舌混用:东北方言中平翘舌不分是一大特色,赵本山在小品表演时会故意保留这一特点。比如在《不差钱》中,将“差”字声母从普通话的翘舌音变为平舌音,增加了语言的幽默感和东北特色,让观众一听就觉得十分地道。

        大量使用儿化音:儿化音在赵本山的小品中随处可见,像《相亲》中的“徐老蔫儿”“马丫儿”,《钟点工》里的“唠嗑儿”等。儿化音的运用使小品话语更加亲切、朴实、生动,富有韵律感,让观众倍感亲近。

        其二,借丰富词汇塑造个性

        运用特色动词:东北方言中有许多表意形象的动词,比如“忽悠”和万能动词“整”。在《卖拐》系列小品中,“忽悠”一词被赵本山演绎得淋漓尽致,生动地塑造出了一个能说会道、善于坑蒙拐骗的角色形象。“整”字的广泛使用也体现了东北人的豪爽和不拘小节。

        使用方言俗语:赵本山小品中融入了大量东北方言中的俗语、顺口溜等,如“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这些俗语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既让观众感到熟悉和亲切,又能迅速勾勒出小品中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其三,靠独特表达增强喜剧效果

        运用夸张幽默的表达:东北方言本身具有诙谐、幽默、俏皮的特点,赵本山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夸张的语言表达来制造喜剧效果。例如在《昨天今天明天》中,他形容自己年轻时长得像“阿汤哥”,这种夸张的说法引发观众哄堂大笑,同时也展现出角色幽默、爱吹牛的性格。

        把握语言节奏和韵律:赵本山能准确掌握东北方言的说口节奏和韵律,使台词十分上口,富有韵味。如“白云黑土,外带两壶二锅头”,这种押韵的语言表达让观众听起来格外顺耳,增强了小品的喜剧效果和感染力。

撰文|新华时视网 杨信

编辑|大运河影视网 顾秀刚

责任编辑:彭稞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上一篇:诗歌欣赏|春天就要来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0-2026 淮安市欣华文化传媒中心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02751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157号

工作人员查询
Powered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