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投 亲
■刘广波
清晨,一位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突然登门造访,引得鸡鸣狗吠。我不由得心生疑惑,暗自嘀咕:无事不登三宝殿啊。果不其然,来者面露为难之色,表示也是走投无路、斟酌再三,才奔波百里来借钱。
他的到来,唤醒了我投亲的心酸往事。
投亲,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遭遇不测或身处困境时,投靠亲戚,以求相助。
30多年前,我入伍的第二个年头,一位老乡首长带我回乡探亲。一天,我陪父亲正好在一个叔伯姐夫家附近做事。外面下起了大雨,恰巧车子抛锚了。此时,我父亲既想看看侄女日子过得如何——因为家中没有女孩,他一向对侄女当作亲生女儿般疼爱,又正好想跟姐夫借点钱购买些特产看望我的首长。姐夫是个聪明人,把姐姐推到了前面。只见姐姐一会儿说收成不好家里没钱,一会儿又说小孩上学花销太大,搪塞的理由让父亲无言以对,手足无措,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没有借到钱,我和父亲心气都没了,沮丧不已。一向刚强的父亲脚步沉重,两腿像罐了铅似的,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向家的方向挪动,实在走不动了就在路边上呆坐息一息。月光下,父亲默默地擦拭着泪水,悲叹道:“要是自己的亲姐姐,一定不会这么做,怎么忍心让我们空手而归?哪怕抓几只鸭或者拿些鸡蛋去卖也不至于啊!”父亲的感慨触动了我敏感的心弦和求人不得的羞愧感。父亲可能怎么也没想到,他认为最有把握的亲戚竟然这般绝情,让他扎扎实实碰了一鼻灰。
我想,若不是伤心到极点,父亲又怎么会落泪呢?失望之余,父亲教导我:“投亲不如下客栈。”
贫穷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生活的残酷,连笑容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长大了,我理解了姐姐姐夫的心思。哪个愿意跟一个穷人打交道?躲避还来不及呢!
若干年后,叔伯姐夫得知我在部队已经当上了领导,为替他儿子推销产品专程来到我家,让我父亲当场给我打电话。当听明父亲的意思后,我思考了片刻,悄悄跟父亲讲:“有的事你可能早忘了,我记忆犹新。”我让父亲不要讲话,然后重提了那段往事,父亲明白了我的用意,没有吭声挂断了电话。
《隋唐演义》等一些文学作品中经常抛出用于描述在遇到困难时古训:“投亲不如访友,访友不如住店”,深刻反映了旧时社会中人情淡薄,亲戚朋友靠不住的实情。
品味这些经典台词,以及自身走过的经历,难免让人感叹世态炎凉、人情寡薄、亲情也徒有其表。
投亲,看重的是亲情,体现的是血脉,实则乃无奈之举。
记得中学毕业不久,我迫不及待地想到外面闯荡,一来是给家里增加点收入,减轻父母的负担;二来尽早脱离父母的管教与束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在一个黄昏,我背着行囊跟随邻居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到了无锡。我的工作是卸煤。我身体瘦弱,每天却要拿着与自己身高差不多的铁铲干活。火车一到,吃饭就要丢下碗筷,睡觉时听到火车声就得马上起床,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4个人负责一个车厢,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否则,除了扣工资,还可能被开除。那段时间,我一看到铁路专用线上的火车皮就厌烦恐惧。不规律的生活和高强度的劳动累得我积劳成疾。后来,实在干不了了,我才决定放下尊严打道回府。
那时,无锡到大丰没有直达汽车。只能先到距大丰70公里远的东台中转。不料,进了东台夜幕渐垂,当我匆匆忙忙赶到车站时已经没有去大丰的车子了。我背着破旧的被子,像一只抛弃在荒野的小鸟,孤独无助,漫无目标地走在陌生的大街上又冷又饿,不知所措,揣摩着实在不行就返回车站打个地铺凑合一夜。
此刻,我想起父亲好像说过有个远房的姑姑,她是因为嫁给了反动派才跟娘家断了联系。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拦住一个中年妇女。
“我想去台南怎么走?”我说。
“我就是台南的,你跟我走。”
“你到台南干嘛?”那个妇女很热情寻问起来。
“找我姑姑。”
“你姑姑多大岁数了?叫什么名字?”
“我不知道。”那个妇女觉得好笑,说:“你什么都不知道,我上哪儿去帮你找啊?”
“应该姓刘吧?”其实,这也是我估计的。
那个妇女说村上好几个姓刘的女人。“那你家是哪里的?”寒风中,她有点急了。
“我是大丰的。”她想了想,把我领到了一户人家。
只见一个老妪正准备关院门。那个妇女开了腔:“这个小孩是大丰的,说是要找姑姑,就是不知道姑姑的全名。”老妪朝我身上打量了一番,疑惑地问我家里大人叫什么名字。当我报上父亲的姓名时,老妪高兴地说:“你是我家侄子。”
姑姑赶紧把我迎进门,给我打水洗脸、烧菜做饭。晚上叫我睡在她的身旁。那是我睡得最为踏实香甜的一夜。我家跟她家从来没有往来,也许她只是我遇到难处时一个短暂的避风港,可是,她给了一个身处异地的幼小心灵从未体验过的温暖。
生活,时常如同一股细流,悄无声息,平缓前行,冲刷着陈年往事;时常又像水撞巨石,形成奔流,激荡人心,冲入记忆的海滩,一切过往的岁月都被还原为湿漉漉的存在。
人生路上,谁都有无法预知的风雨雷电,谁也不可能永远处在晴空之中。
对于投亲者来讲,能否在亲情中被认可何尝不是一种希翼与焦虑?有时自己往往高估了在亲戚心目中的位置。去之前要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还要准备承受遭受冷眼相待、借不到钱的失落,甚至要学会化解各种说辞带来的尴尬。
尽管姑姑给了我一生流淌于心的幸福与快乐,但我也一直在反复思忖和猜想,假如我再开口借钱,是不是会呈现出另一种景象呢?
环顾现实生活,天灾也好,人祸也罢,每个人所遇到的困难几乎不都与过不去的坎——钱款有关吗?如今,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充分折射出生活理念发生了根本改变,投亲这一现象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事实也一再提醒人们,当遇到困难时不要过分依赖亲戚朋友,这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现实反映,即在社会交往中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没有多余的屋檐,要学会自己撑伞。至此我信奉一个原则:无论到哪里、哪怕遇到再大困难都坚持不投亲,即使我所去的那个地方有至亲也是如此。
我身背一百多万元房贷,生活压力山大。尽管如此,面对远房亲戚的求助,我毅然地克服重重困难,满足了他的心愿。生活中谁不渴望有一缕温暖的阳光?我坚信:血永远浓于水!
编辑:杨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