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下,我永恒的记忆
河下,我永恒的记忆
作者:林启东
小编荐语:历时八年,2021年初,林启东老师《吴承恩故里.河下古镇》图典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作为编辑、画家、摄影家的他,为何情有独钟于河下,听林老师在书的后记中的深情表白——
我与河下的情结,缘于六十年前童年时代,曾在那里渡过两年快乐时光。
那年我十二岁,父亲因工作调动,从南京举家来到淮安,住在与河下隔河相望的湖心寺。那里鸟语花香,风光旖旎,人称“湖心公园”,是原江苏省第二干部疗养院所在地。那时,古运河上没有桥,进城全靠乘摆渡,有着迷人的乡土风情。
记得疗养院伙食特好,仅淮厨就有四五十人。听父亲说,当时省长惠浴宇率京剧大师荀慧生一行来院慰问,对食堂的淮扬菜赞不绝口。后来我才知道,河下是中国淮扬菜主要发源地,它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1949年开国大典,以周总理故乡淮扬菜为主的筵席成为《开国第一宴》。
我转在河下“天兴观”实小读书,每到放学,那古镇就是我们放飞心灵的天堂。一座座历史遗迹见证辉煌,一个个历史名人熠熠生辉。石板街留下我们的足迹,程公桥回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从御码头乘渡船回家最为惬意。夕阳下,我们迎着一抹抹霞光,吹着一丝丝清风,聆听着水浪声,橹浆声讲述那运河的故事。身后,沐浴在夕阳中的古镇美不胜收;彼岸,逆光下的湖心寺风情万种。此时此刻,那一幅幅绚丽画卷融织成永恒记忆……
沧海桑田,时代变迁,不变的是我对河下的思念。它那举世罕见的岁月沉淀,它那深沉朴实的乡情之美,时时震撼着我的心灵。于是,半个世纪的乡愁,化作八年的追光之旅,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风雨雪雾,从未停止执着的脚步,一路走来,感悟着人生真谛……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河下永恒的“灵性之美”潜藏在厚重历史文化底蕴之中;潜藏在江淮流域和大运河所特有的气质之中,那是它的灵魂所在。
因此,这部影集在深度拍摄和编写过程中,不仅追求它的历史之美、人文之美,更注重表现它内敛从容的“品格之美”。
当你打开这部影集,呈现在你面前的那一帧帧精美图片,那一行行跳动的文字,会让你对这个古老镇落有一个全新、立体的认知;当你为淮安历史文化之美而感叹时,那正是我出版这部影集的初衷,值得欣慰。
附一:部分作品欣赏
附二:吴承恩故里——河下古镇简介
七千多年前,青莲岗燃起文明之火,开启了淮安辉煌历史篇章……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伐齐,河下古镇为邗沟入淮处——末口。隋代建北辰坊镇。唐会昌后,诗人赵嘏有“家在枚皋旧宅边”名句,雅称“枚里”。明万历前,淮河古堤立于镇北,商贾俗称“河下”。
河下古镇,是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依开国总理周恩来诞生地,南枕里运河和大运河,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明清时代,朝廷统管江南九省的总督漕运部院,总督河道部院,钞关,乃至全国最大的漕船基地,天下粮仓、淮北盐运中心均设在淮安,历代帝王南巡多次驻足。淮安与当时的扬州、苏州、杭州并称大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明代学者姚广孝留下“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洲”的赞美诗句。千百年来,河下古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沉淀了厚重历史文化。
明中叶,实行纲盐制度后,各省盐商云集河下,酒肆茶楼、梨园书寓等行业空前繁盛,河下成了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明大学士邱浚过此曾感叹:“十里朱旗两岸舟,夜深歌舞几时休。扬州千载繁华景,移在西湖嘴上头。”更令人震撼的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有三部诞于淮安,其中,被誉为世界文学宝库丰碑的神话巨著《西游记》就在河下古镇横空出世。大运河哺育了兴汉名将韩信,汉赋大家枚乘、枚皋父子,晚唐诗人赵嘏,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抗倭状元沈坤,经学大师阎若璩,道光帝师汪廷珍,中医大家吴鞠通,女文学家邱心如,民族英雄左宝贵等数十位历史名人。
当年,“文川武乡”名冠天下,仅明清两代,弹丸之地就出进士67名,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齐全。此外,还出举人123名,翰林12名,贡生140余名,这在中国众多历史文化名镇中实属罕见。
抗战前夕,河下新安小学的“新安旅行团”走向全国,向千百万人民群众宣传抗战,这一壮举,再次为千年古镇河下谱写了举世瞩目、新的历史篇章。
河下古镇,2500年的沧桑岁月,闪烁着江淮流域和大运河的文明,它是历史文化名城淮安的一个缩影。如今,人们紧紧围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精神,科学开发河下古镇旅游资源,以其独特历史文化内涵向世人展示它的魅力。大运河畔这颗璀璨明珠,将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华!
作者简介
林启东,中共党员,编辑、画家、摄影家。
早年军报任美编,后转地方供职,先后在国内主流媒体发表文稿100多篇;发表新闻摄影作品800余幅,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大展并获奖;曾出版《林启东军旅速写》、《新闻摄影三要素》等专著。1992年个人简介被政府载入淮安首部出版发行的《人才名录》。2020年初,百幅摄影作品长卷《淮安版清明上河图》线上播展,观展人数超过十万。2021年初《吴承恩故里·河下古镇》图典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
来源:清江浦人家
编辑:杨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