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区徐溜镇新园村刘高传带领村民奔小康的故事
在淮阴区徐溜镇新园村,刘高传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曾经是一位成功的建筑承包商,靠勤劳的双手积攒了丰厚的家底;三年前,将红火的公司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却回到村里带头搞起稻虾养殖;如今,将稻虾养殖面积扩大到近1000亩,并为村里提供30多个工作岗位。“我们这代人已经过够了穷日子,不能让乡亲们再穷下去。以前,我们在田里刨土疙瘩,我想通过努力,让大家今后在田里刨出‘金疙瘩’。”刘高传充满信心地说道。
凭借勤奋诚恳
“穷小子”变成了“刘老板”
在新园村,大家习惯称呼刘高传为“刘老板”,与其他多少带有恭维的称谓相比,刘高传的这个“老板”却名副其实。今年57岁的刘高传是地道的新园村人,在六个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三。由于家里人口较多,刘高传从小就饱受贫困之苦,“吃了上顿没下顿”是他对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1984年,22岁的刘高传带着“能吃口饱饭”的念头,到连云港的一建筑工地打工。“那时候,我一没经验、二没技术,只能从最简单的小工开始做起。”刘高传回忆说,当时自己在工地上的劳动强度非常大,一天干十几个小时是常态。为能尽快提升自己的技能,多挣些钱,刘高传不但在工作中勤奋踏实,而且还利用休息时间从老师傅、技术员那里学会了建筑预算、图纸解析等技术,短短几年间,便成长为一名人见人夸的熟练工。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刘高传开始跟着中建一局的工程建设在全国各地辗转,并逐步从一名普通工人转变成项目承包商,再往后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当起了老板。经过多年的经营,刘高传的公司现已发展到3000多人的规模,业务遍布江苏、陕西等多个省,每年创产值2亿多元。
依靠稻虾养殖
五旬老人变成“致富带头人”
2017年,已经与建筑工地打了30多年交道的刘高传萌生了“退意”,“年龄大了,确实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刘高传说,这时老家新园村村干部找上了门,并表达了邀请他回乡创业、带领村民致富的意愿。“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对村子充满感情,帮助大家奔小康,我责无旁贷。”刘高传斩钉截铁地表示。
将公司业务全部交接给儿子打理后,刘高传便马不停蹄地回村开始业务考察。最终,他将目光瞄准了盱眙的稻虾养殖项目。“盱眙龙虾在全国都比较有名,淮安及周边对龙虾的需求非常旺盛,而且稻虾养殖属于高效生态种养模式,能产生较高的效益。”刘高传说,2018年,他一下子投入500多万元,从村民手中流转302亩土地搞起了稻虾养殖项目,当年每亩土地的收益就达2000元左右。
在采访中,刘高传向记者算了笔账:“小麦和水稻是新园村的主要农作物,一般情况下,种小麦每亩收入可达800元-900元、水稻能达1500元左右,而我们第一年的稻虾养殖收入就大幅超过了这两种作物。今年每亩收入预计达2700元-2850元。”
如今,经过三轮土地流转,刘高传已从四个村民小组流转近1000亩土地。产业规模的扩大,也带动了一批村民顺利就业。据介绍,目前,新园村受雇从事稻虾养殖的村民有30多人,月收入可达2400元-3000元左右。“现在村里人来找我解决工作,我基本上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年轻人可以推荐去公司做建筑工人,年龄比较大的可以请他种稻养虾。看到村里人人有活干、有钱挣,我觉得非常高兴。”刘高传笑着说。
如今,虽然已年近花甲,但闲不住的刘高传依然将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田间地头。忙碌的时候,他凌晨三点就起来工作;空余时间,他也时常泡在泥水里养护机器。长期风吹日晒,使他黝黑的脸上布满一道道沟壑,让人根本无法将他与身家不菲的老板身份联系起来。“自己挣钱不算啥,能让大家都挣到钱,那才叫本事。”刘高传说,只要自己身体允许,他就会一直干下去,带领大家在地里刨“金疙瘩”,与全村人一起奔向富裕殷实的小康生活。
融媒体记者 储君
融媒体编辑 高尚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