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春豪:印度经济“自立”会走向“孤立”吗
新冠疫情蔓延以来,印度越来越强调在本国打造所谓“自立经济圈”的构想。总理莫迪5月份提出总额约20万亿卢比(约占国内生产总值 10%)的大规模经济计划,在半小时左右的讲话中提及“自立”(AatmaNirbhar)17次。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基础设施、技术、人口和需求为五大支柱,以煤炭、矿业、国防、民航、电力配送、社会基建、太空、原子能为八大领域,打造“自给自足的印度”。
该计划提出后引起印度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一方面是由于包括莫迪在内的印度领导人大力宣扬,印度外交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亦迅速出台系列配套措施,显示印度政府已明确将打造“自立印度”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指导方针;另一方面是由于当下正值经济全球化受阻、全球产业链重塑的重要时点,加之印度去年退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近期频繁对华采取经济保护主义措施,人们有理由怀疑一个经济民族主义上升的印度是否会走向“经济孤立”。
印度政府推出这一构想并非一时心血来潮之举,而是对本国经济发展政策的主动谋划。其中既有印度国内经济民族主义思潮上扬的因素,也有印度通过产业链本土化、提高本国产业链安全性的考虑,更有借助全球产业链重塑、美国加速对华产业脱钩之契机,将自身打造成“制造业替代目的地”的目的。不过,印度的所谓“自立”构想面临诸多掣肘,最终效果仍有待观察。
一是难以顺利推进国内经济改革。莫迪2014年打着“经济发展牌”登上总理宝座,第一任期内提出了诸多改革倡议,但很多都停留在口号层面,经济改革成效乏善可陈。以“印度制造”为例,囿于劳动法、土地法改革的迟滞及熟练工人的匮乏,印度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14年的15%降至2019年的14%。鉴于印度国内工业体系并不发达、国内供应链也不健全,其“自立”需要国际资本的注入,否则就是开历史倒车,回到狭隘的“进口替代”政策。
不过,莫迪政府经济民族主义的底色以及国内保守势力的反对,使得印度政府很难推进深层次经济改革,进而制约了其吸引国际资本、承接产业链重塑的能力。野村证券的数据显示,2019年4月—8月从中国迁出的56家企业,迁往越南、台湾地区和泰国的分别是26家、11家和8家,而迁往印度的仅3家。因此,虽然莫迪政府一再强调印度营商环境的改善,强调“自立”不是“经济孤立”,但考虑到印度经济改革动能不足以及尚未见底的新冠疫情形势,国际资本仍将采取观望态度。
二是难以摆脱对华产业依赖。新冠疫情暴露了印度对华产业链的高度依赖,引起了印度官方和战略界对产业链安全性的担忧,这也是刺激印度推出“自立”构想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应对之策,印度政府一方面谋求“中国+”的国际产业链“多元化”,另一方面则是强调扶持本国产业,实现产业链的“本土化”。印度外交秘书什林拉在7月初的一次讲话中强调,“自立”的重要动因就是“重新评估在关键行业的原料、部件对某个特定国家和地区的过度依赖”。
不过,中印现有产业链是全球化过程中市场配置的结果,政治干预虽然会改变原有产业链,但也会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美国近年动员诸多盟友对华经济脱钩,尚难成功,更何况国内工业体系并不健全的印度。数据显示,印度约70%的原料药、25%的汽车零部件、50%的耐用消费品零部件、80%-85%的压缩机都从中国进口,如果打着“自立”旗号实行“进口替代”的话,印度经济恐将面临产业链“断供”风险,更不用说所谓自立了。
三是难以发展出成熟的产业集群。印度认为,新冠疫情加速美、日等国对华经济脱钩,为其提供了吸引自中国外迁企业落地印度的机会。蓬佩奥等一些美方官员多次鼓噪,说印度可以成为美国企业迁出中国之后的投资目的地,且美国政府愿意提供便利。有印度官员5月初向媒体透露,印度政府已接触一些美国公司,为寻求迁出中国的企业提供激励措施。不过,现代制造业需要非常复杂、庞大的产业链网络,印度即使能吸引一些国际企业投资印度,也无法形成像中国一样的基于完整工业链的超大规模供应链网络。印度要实现产业链上的对华超越乃至替代,很难实现。
新冠疫情叠加中美经贸摩擦,增加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脆弱性、不确定性。这使得加强本国供应链安全成为一些国家的选择,印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推出“自立”计划。但如果它是以投机为目的,缺乏国内深层经济改革、过度强化对华产业链脱钩乃至竞争,印度的“自立”就走偏了,政策目标也将难以实现。(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副所长)
编辑 彭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