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散文|长嫂如母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刘广波

作者:刘广波

      早上八九点,我和妻子及儿子还在床上如夜沉睡,大嫂已经趁早凉从地里劳动回来又悄无声息地帮助我儿子洗完衣服,并做好了早饭,还将两桶菜籽油和一些从未喷洒过农药的时令蔬菜放置在车子一旁,等着我们吃完饭后装车回城……母亲去世奔丧,我协助两个哥哥忙里忙外料理完后事今天准备回单位,大嫂专门等在门口送行。她把头贴到车窗玻璃上,大声的叮嘱,要慢点开,特别那一句“要经常回来,这以后就是家”,让我心头一阵收紧,这是我从未有过的体验。透过后视镜,大嫂不停挥动的手臂与我们话别场景,与母亲在世时一模一样。

      母亲的离世是继父亲走后我失去的又一位血亲,从铜陵到母亲的尸体到捧回一堆骨灰,我好像被连根拔起,从此魂魄无所归依。每当看到与她年龄相仿的老妪,我就情不自禁联想起我那苦难的母亲,一次次难过落泪。我深知,从此以后回家的机会越来越少。

      大嫂是我们这一代人中第一个走进我们家的异性。她的到来使人们全家欢呼雀跃,整个家庭都有了希望和活力。父母走起路来都劲头十足,这是天下父母心血竭力的责任。

      然而,事物的发展并非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时光倒流至上世纪90年代初,那是我入伍后的第4个年头。一天下午,刚刚结束站岗执勤,在回营的路上,突然看到通信员跑步过来让我去接电话,电话那头一个朋友说我的母亲住院了,并且头破血流,在医院缝了七八针。我一边担心母亲的生命,一边急切地问明缘由,更为母亲以后的生存与面子顾虑起来,心想母亲万一想不通做出偏激的行为,后果就无法预料了。

      原来是邻居在我大嫂面前挑拨我们家庭关系所致,说父母对我偏心,把积攒多年的积蓄用着准备给我盖房子。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嫂心生嫉妒,找了个借口,与我母亲发生争斗,致使母亲受伤住院。

      我忍无可忍,盛怒之下专门给大嫂的父亲写了一封信,把大嫂这些年在我家的种种“罪状”罗列了一番,恳请老人多教育教育已经出嫁多年的女儿。谁知,老人家本来就身体患病,接到这封信后一病不起,不久就离开人世。听到消息后我自责不已,觉得自己反倒成了杀人的凶手。从此,我与大嫂的隔阂越来越深,甚至产生了深深的恨意敌意。

      事情过了不久,我返乡探亲,顺便利用休假时间盖房子,大哥也来帮忙。母亲从那件事后一直对大哥抱有成见,在我面前嘀咕了几句,恰巧被从身后经过的大哥听见。脾气暴躁的大哥又当场与母亲争吵起来。见此情景,我给母亲帮腔,面红耳赤、青筋暴露的要求大哥把大嫂叫来,指责大嫂“家庭教育不好应该接受社会教育”。不仅如此,还当着那么多瓦工、木工的面,毫不留情地痛骂大哥是个“管不住老婆的‘窝囊废’”……从此,大嫂与我几年未说过一句话。即使得知我回去探亲,她也从不与我照面,我们成了渐行渐远的陌生人。

      偶尔读到“长嫂如母”的典故我很是敬佩,也颇为感动。据《三侠五义》记载,包拯幼时被父母遗弃,由长兄和长嫂崔氏抚养长大。长嫂甚至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他人抚养,专心照顾包拯,因此包拯对长嫂极为敬重,形成了“长嫂如母”的传说。

      血脉相连是亲情,心心相印是亲人,情深意重,此生不渝。

      天道轮回,年岁渐长,经历过很多人事更迭,我慢慢明白情同手足血浓于水的亲情才是可以熨帖心灵创伤的良药,也才是战胜一切困难险阻的洪荒之力。虽存在“没有锅沿不碰勺,没有牙齿不碰舌”的说法,可是对于前面的过往,我还是在后悔中不断地反省,并渴望寻找合适的机会修补一下难得的亲情,甚至想当面给大嫂道歉地说一声:对不起!

      这些年,我能切身感受到了大嫂也在改变着自己,也许,我们都希望自己和对方能够放下偏见。人世间,谁不渴望有个和谐、团圆的家族氛围呢?特别当自己遇到困难时,难道不都是家庭和家族人员齐心协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2000年,侄女过20岁生日,大哥给我打来电话,希望我们全家都能回去团聚一下。此意正中下怀。我专程请了假,带着全家风雨兼程地奔波回去。大嫂虽然见到我还是没有说一句话,我心里清楚她是很高兴的,毕竟是一家人。当我举着酒杯分别给所有客人敬酒时,大嫂兴高采烈的跟在后面,她娘家人见了以后更是,笑容满面,无比开心。打那以后,我每次回去也多了个落脚地,回去的愿望也非常强烈。

      大嫂在家庭中的核心作用越来越明显,带领着我们一起共绘生活道路上的新画卷。记得二哥在情感婚姻问题上遭遇别人骗财骗婚成分痛苦之时,大嫂第一时间催促大哥放下手头的事情,带着律师赶到对方家据理力争,避免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只要见到有合适的女性就主动出击,帮忙给二哥说媒,全力成全二哥有个温暖的家庭。功夫不负有心人,二哥终于找到了一个生活的依靠。

      一段时间,我从小给外姓抱养、年近90岁的叔叔身体患病,卧床不起。知情后,我忙公务连夜登上高铁。大嫂知道我时间仓促,没有准备礼品后三步变着两步走,专程到超市购买了一堆老年营养品塞到我手里。病榻上,叔叔紧紧拉着我的手不愿松开。如果他真的表示谢意,我一定告诉他那都是大嫂的一片孝心。

      无需血缘相连,叔嫂之情,亦能深似海,暖如阳。

      曾经的不愉快全当成了生活的调味品,再厚重的阴霾也会随风烟消云散。无论平常还是团圆,我们有什么话也愿意跟大嫂交流,尽管她是个农民,毕竟有文化、有经历,且能够在喧嚣中保持清醒,用沉淀后的智慧直击本质。她也愿意倾听我们的烦恼事、开心事。妯娌之间也少有嫌隙,亲如姐妹。

      共修千年才能成兄弟姐妹!怨气累积,仇恨带来的就只是疏远与伤痛。兄弟姐妹,特别是穷人家的兄弟姐妹,从小一块吃过苦、受过穷,有着共同的遭遇和共享的生活环境,长大后应该更明白守望相助的难能可贵。

      自古云,“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尤其是父母不在了的情况下,大嫂常常以博大的胸怀和女性特有的品质悉心照顾我们几个叔子和小孩,将如嫂如母、如歌如诗的亲情故事演绎得生动感人。尤其是我每次过节期间从大嫂手里接过她种的蔬菜,也一并接过暖流一样的嘱托。

编辑:景旭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   工作人员查询

    Copyright © 2020-2026 淮安市欣华文化传媒中心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02751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1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