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三国历史文化专家张元鼎
一名业余爱好者潜心钻研三国历史文化许多年,并在这一领域做得绘声绘色,令人称奇。淮安张元鼎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2004年,相声《侃三国》被央视《全国相声小品精品荟萃》收录。2009年,历史研究《三国人物探秘》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较量》获中国故事节优秀奖、江苏民间文艺最高奖迎春花奖。2016年,《清江浦文化风韵丛书》(六卷)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为淮安市文广新局阅读推荐作品、淮安市教育局乡土教育读本、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地方文化读本。其中,《小城故事》(含《侃三国》故事)曾代表江苏省参加国家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角逐。2020年,为迎接三国开始一千八百周年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张元鼎说三国丛书》(含历史研究《三国人物探秘》、文学评论《水浒中的三国》和长篇历史小说《蜀汉风云》)历经十多年风雨兼程,终于完稿,并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为江苏开放大学阅读推荐作品。
打开案牍上的《水浒中的三国》,其学术性、趣味性和大众化的风格扑面而来。该书通过《三国》和《水浒》对比、分析,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水浒》模仿《三国》的主题、结构、情节、形象和细节。《水浒》开篇仿照《三国》开篇是小心翼翼、躲躲闪闪,藏《三国》开篇情节于无形之中,但《三国》开篇各节点时隐时现,难免不露蛛丝马迹。随着仿照尝试的似乎成功和《水浒》巨大情节量的需要,《水浒》仿造篇幅逐渐增大、仿造项目逐渐增多、仿造手法逐渐露骨。《水浒中的三国》为三国爱好者在《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之间架起桥梁,为推动全社会阅读这两部文学名著“尽绵薄之力”(该书“前言”)。
在《〈水浒〉中的〈三国〉人名》一文中论证了几十个《水浒》中的人名来源于《三国》。其中,衙役董超、薛霸是《水浒》中一对最具特色的反面小人物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董超、薛霸先后一起押送林冲、卢俊义,并置二人于死地。作者施耐庵对其姓名的确定,绝不会信口开河、胡编乱造。董超、薛霸为何是姓董与姓薛搭配,而非“张王李赵遍地刘”中的大姓?为何分别叫董超、薛霸?《三国》卷之十九“赵子龙大破魏兵”中,赵云遭到魏将董禧、薛则伏兵,“子龙从辰时杀至酉时,不得脱走……子龙仰天叹曰:‘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水浒》中小人物董超、薛霸对大人物林冲、卢俊义与《三国》中小人物董禧、薛则对大人物赵云的威胁均是致命的。《三国》中人名众多,董、薛两姓既非大姓,又非冷姓、小姓,因此,《三国》中小人物之名进入《水浒》中是介于可用可不用之间。名字用多了明显,多起新名又麻烦。于是,便保留一下,变化一下《三国》人名。《三国》卷之十五“关云长水淹七军”中,“将校董衡、董超见势已危……”《三国》卷之三“孙策大战太史慈”中,“彭城相薛礼、下邳相笮融,两个领兵帮助”。《三国》中董超成为《水浒》中董超,一字未改。《水浒》中薛霸取礼貌(《三国》中薛礼之“礼”)反义词霸道。《三国》中董超、薛礼之间毫无瓜葛,但通过董禧、薛则二人便有了某种关联,成为《水浒》中在一起的小人物董超、薛霸的姓名来源。
《三国人物探秘》本着不媚俗、不臆造、不溢美、不贬损原则,以忠于史实为出发点,对《三国志》人物的事件来论述,力求拨开三国迷雾,探寻历史真相。如赵云长阪坡救阿斗时,为45岁;黄忠并非老当益壮,而是英年早逝;诸葛亮忌火,怕火;刘备不满关羽等。王平集文盲与军事家、小功大升与大功不升、谨慎与多疑、有防守之功与无进攻战绩等矛盾于一身;姜维无论北伐,还是汉中防守战略及假降钟会,都是将蜀汉江山作为赌注,最后输个精光。《蜀汉风云》以有别于《三国演义》的思维和角度,观察和理解三国历史,并通过轻松有趣的笔调,客观地、艺术地塑造了刘备等人的典型形象,再现了刘备的奋斗历程和蜀国从建立到衰亡的历史轨迹。《蜀汉风云》既单独成篇,也是对《三国演义》的史实辨正和情节补充。如《三国志》记载张任死在庞统前,故《蜀汉风云》写庞统计杀张任,而非《三国演义》中“孔明定计捉张任”;有对少儿时代曹操、孙坚、刘备等人状况的描写,有对简雍幽默风趣、谯周反战劝降、费祎泛爱好酒、陈祗溜须拍马、姜维穷兵黩武等形象展示,还有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群体的表现。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眼下,张元鼎的文学评论《品评三国》和民间文艺《三国杂俎》即将完稿。这两部新著也定于明年出版。
编辑: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