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华中文苑 遇见不一样的精彩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安志芹

华中文苑  遇见不一样的精彩

■ 安志芹

       初夏的空气满溢花香。今日闲暇,我决定去探访华中文苑。

       午后,我踏入随想园,拾阶而上,来到五楼。只见楼梯口悬挂着形象大使华中老师的大幅写真,明艳如春日暖阳。玻璃门上的“华中文苑”书法,字体活泼,透射出欢悦的成分。

       华中,是淮海大地家喻户晓的电台金牌主播,“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中国爱心人物,全国百名新闻人物,全民阅读十佳推广人,全国抗疫艺术形象大使。

       为何叫“华中文苑”,我十分好奇。

       打开百度,搜索“文苑”一词,意思是:文学艺术界人士聚集的地方;如文坛,文学界。旧史中多立文苑传,记载文士的言行。最初见于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观夫后汉才林,可参西京;晋世文苑,足儷鄴都 。”(查看东汉的作家,和西汉作家也相差无几;晋代的文坛,几乎可以和建安文学媲美。)

       “文”,众所周知,泱泱华夏应该是最重视历史的国度,我们不仅用文字记录远古的传说故事,还用文字记录当下的历史。而这个“苑”字,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中国秦汉以后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的园林被称作“苑”、“宫苑”。大的苑广袤百里,小的苑筑在宫中。著名的宫苑有:汉代上林苑、建章宫,南北朝华林苑、龙腾苑,隋代西苑,唐代兴庆宫、大明宫和九成宫,北宋艮岳,明代西苑(今北海、中南海),清代圆明园、清漪园(后扩建为颐和园)和避暑山庄。一个“苑”字还洋溢着仙气,令人神往。古著里神仙的居所叫做“阆苑”。

       走进华中文苑,看着墙上的名家字画、桌上的笔墨纸砚,顿感心旷神怡。华中工作室、会客室、古琴室、茶艺室……分门别类,井井有条。来自扬州的潘老师正在古琴教室弹奏古曲,宽广的音域、深沉的音色沁人心脾。此时此刻,不需要美酒,只想醉在这琴声里……

       这里虽不是“陋室”,也能让人想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来到这里,你会觉得自己的梦想变得简单易实现。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长居于此,必被高雅的情调、唯美的艺术所濡染,人会在不知不觉间变得知性、年轻。这一点,从华中文苑张先生身上就能得到验证。初识张先生,是去年严冬,俨然一个小老头。而如今,春末夏初,他越发临风玉树……

       恍惚间,感觉自己如置身仙境,瞬间华美起来!

       华中文苑,让我遇见不一样的精彩……

编辑:杨舟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   工作人员查询

    Copyright © 2020-2026 淮安市欣华文化传媒中心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02751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1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