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有山的地方,每座山都有故事。周日早上,我们几个文友开车向锦屏山出发,去了解一下关于这座山的故事,还有现场带给我的感动。
锦屏山位于连云港海州区锦屏镇。十几亿年前,锦屏山地区是一片广阔的浅海,鱼、虾等富含磷物质的生物躯体在此沉积,海底沉积物经过前震旦纪变质岩过程,形成了丰富的磷灰石矿藏矿。锦屏磷矿始建于1919年,于1956年重建,是我国第一座大型磷矿。作为我国“一五”计划重点工程之一,被称为“中国化学矿山的摇篮”。如今,这个矿早已停产,但建在山坡上的默默忍受着风雨的剥蚀、透着些许苍凉的“布达拉宫”式的建筑仍然昭示着昔日的辉煌和繁荣。
在大雪节气到来的前一天,我们舍近求远,留下一张厂房上写有“江苏锦屏矿业集团”字样的锦屏山遗址照片,从另一条路去游锦屏山。车子七拐八拐,转两个大弯才将车子停在能将就停车的停车场。同来的哥们从当地人口中得到的信息,并且对照来过的朋友描述的参照物确定,爬山都是从西侧这里上去。
这确实是一座野山。没有像其它山那样都建有大门、雕塑还有楹联、题词、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等等。停车场那里的几间房子在冬日的暖阳里显得温馨可人。停好车我们轻装上阵出发。缓坡上走过一段水泥路后,进入凭感觉知道这里有一条通往山上的路,其实山上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刚开始走时,没有任何台阶,或上或下,有时像走在鱼的脊背上,有时像走在夹缝里,有时又像趟过干涸的河谷,刚开始走的时候,还不是很适应,消耗体力,气喘吁吁,就这样一路前行。往后,就是逐渐向上的台阶,这些台阶是人工简单铺设,但石块都极不规则,大小不一,高低不平,有的石块还晃动,必须小心翼翼,脚踩上去,先要稳一下,感受一下是不是晃动,生怕踩滑了。陡坡上人工开凿的台阶很浅很窄,与其说是台阶还不如说是为了增加摩擦力。
有点恐高的我,不知是今天天气很好还是紧张,此时浑身暖暖的,坐下来稍作休息,眺望远处,山下的楼房等建筑显得渺小,但可以想象到那里的繁华。顾盼四周,山上的主打植物是马尾松,还有油松、沙枣、水栒子、苦楝以及藤蔓植物。我们坐下休息的时候,文友感觉到覆盖严密的藤蔓下面沙沙作响,心里突然紧张起来,我们立即起身继续上坡。刚巧,此时有四个人下山,其中一个女游客手扶一株结满果实的植物让同伴拍照,这给我们壮了胆。擦肩而过的我们走近这株叫水栒子的植物旁,经查资料得知,水栒子极耐干旱和贫瘠,基本可以靠天生长,秋季结红色果实,经久不凋,所以在这个季节还能看到一树果实。油松也很有特点,树皮下部是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鱼鳞块,虽然不是很高大,但很有岁月感,富有山谷的沧桑。还有楝树,山上山下都有,这个季节楝树上看不到一个叶片,满树的白色果实,比白果还大、还圆、还滑。毕竟是在山上,冬天的山风带来的寒气,很快让人觉得冷嗖嗖的。在行进中,我们发现北侧的山坡上有两个红色的大字,但辨识不清是什么字,还看到有攀岩的绳索,同去文友说,我们去攀爬啊?这个我肯定不敢。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跋涉,我们到达了山顶。一切都是原生态,没有看到特意安装的石头,更没有人工刻意雕琢的痕迹,可我却觉得最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山的线路不是一条,但怕不能直接回到停车地点,我们选择原路返回。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还得小心翼翼。下山途中,松涛阵阵,突然听到南侧山坳的密林里传来笛子的声音,吹的是《洪湖赤卫队》主题歌,有一种“鸟鸣山更幽”的感觉。
说是原路返回,还是走岔了道。正愁不知怎么走时,看到一个头戴头巾的妇人坐在那里,同去的文友和她打招呼,并向她走近,原来她在用水瓢向不大的六、七个纯净水桶,已装满三个。她说这是山泉,一年四季都有,只是水量不大,每天都有人来等水,她吃这水已有40年了。我看到积水的地方不大,不到一平方米,四周都是石块,泉水慢慢渗出,特别清澈透明,舀在水瓢里看不到一点杂质,她还主动舀一瓢给我们尝尝,真的好清凉,没有任何异味。可惜我们当时没带杯子,要不,一定会灌一杯带回来,让大家尝尝真正的山泉水。(赵金浩)
编辑: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