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托尼·塞奇教授团队发布了一份题为《理解中共的韧性》民意调查报告,其得出
“中国公民对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满意度总体上明显上升”的结论,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
笔者与这个团队比较熟悉,深知完成这项2003年启动、耗时13年具有全国样本的跟踪民意调查,是一个巨大工程。而在中美关系紧张,美方舆论大肆抹黑中国的当下,敢于公开发布这样一个对中共具有正面评价的报告,足以表明研究者对研究方法、过程和结果的自信。这也说明,科学的方法有利于破除思维定式,认清政治运行的本质。
这个发现可以与美国公关公司爱德曼前一段时间发表的各国信任度调查结果比照着看。后者调查发现,中国民众对本国政府信任度达95%,较今年1月新冠疫情暴发初期上升5个百分点,在受访国家中排名第一。美国民众虽然对本国政府信任度较1月时上升9个百分点,但仍只有48%,在受访国中列倒数第二。显然,中国民众对政府有很高的信任度,不是政治宣传,而是客观现实。
首先,这些调查发现,有助于破除社会上流行的将政治信任与政治价值混为一谈的认识,即认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主要来自政治参与和政治价值认同,忽视治理绩效对于民众态度的决定性影响。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治理绩效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民众是否能从政治过程中获得期待的利益,满足自我的需求。
其次,这些调查发现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治理绩效的作用。治理绩效包括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民生保障等诸多内容,是一个国家治理体系运行的结果,治理能力的体现。曾经有一段时期,中国政府合法性维持的原因被归结为“经济增长绩效”,其隐含的假定则是一旦中国的经济增长放缓、难以持续,中国政府的合法性就会受到严重削弱。塞奇团队的调查结果,实际上推翻了这种质疑。一方面中国政府并没有简单地依靠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从2003年到2016年,中国确定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战略,以及开展的民生建设、社会治理、打击腐败等各领域的治理改进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大大提升了广大民众对各级政府的满意度。这种治理的综合绩效,就是中国制度的韧性所在。
再次,这些调查发现,也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民众满意度的组成。几千年前管仲曾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民众对于政府满意度具有层次性。任何一国的政府不能想当然地按照某种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来想象民众的需求,必须通过提升治理水平,来不断回应,乃至引导民众的需求升级。例如,塞奇团队的调研发现,受访者对中国乡镇政府的满意度从2003年的43.6%跃升至2016年的70.2%。越来越多中国公民认为地方官员“善良、有文化且有效率”。
因此,在这个急剧变动、不确定性增多的时代,对于各国政府来说,要真正地提升并保持民众的政治信任,就要从解决具体的治理问题入手,不断增强民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满足民众的预期。(作者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 彭稞